中/国/传/统/二/十/四/节/气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于每年公历10月23—24日交节。进入霜降节气后,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。霜降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。就全国平均而言,“霜降”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。
霜降时节,万物毕成,毕入于戌,阳下入地,阴气始凝,天气渐寒始于霜降。由于“霜”是天冷、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,故以“霜降”命名这个表示“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”的节气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、中午则比较热,昼夜温差大,秋燥明显。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、吃柿子、登高远眺、进补等风俗。
01
霜降三候
01一候豺乃祭兽
霜降之日“豺祭兽”,豺狼的“豺”俗名“豺狗”,霜降日杀兽陈列,古人称为“祭秋金”,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。
02二候草木黄落
木叶飘零,飒飒风干,冬天即将来临。
03三候蜇虫咸俯
“咸”意为皆,俯首帖耳的“俯”是低头,是卧而不食,就是冬眠。
02
诗词赏鉴
赋得九月尽(秋字)
唐·元稹
霜降三旬后,蓂馀一叶秋。
玄阴迎落日,凉魄尽残钩。
半夜灰移琯,明朝帝御裘。
潘安过今夕,休咏赋中愁。
泊舟盱眙
唐·韦建
泊舟淮水次,霜降夕流清。
夜久潮侵岸,天寒月近城。
平沙依雁宿,候馆听鸡鸣。
乡国云霄外,谁堪羁旅情。
03
传统活动
01 饮酒赏菊
在气象学上,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“早霜”或“菊花霜”,因为此时菊花盛开,正值赏菊的好时节。 古有“霜打菊花开”之说,所以登高山,赏菊花,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。南朝梁代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上有记载。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盛茂”,因此菊被古人视为“候时之草”,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,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,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。
02 登高远眺
秋季山林、高山空气新鲜,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。霜降时节登高远眺,可使肺功能得到舒畅,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,心旷神怡,还可舒缓心情。